想要学好《易经》,除非明白一爻应万象,才有可能掌握断卦的方法

时间:2022-12-13 15:17:00 | 浏览:846

学《易经》该怎么取象《易经》原始的卜筮方法,是一种沟通人天的方法,是向天问卦,再由天垂象以成卦,借此来获得智慧上的启示,并不是全凭个人的智慧,去推究古今。而从汉代以来,所发展起来的占卜术,都已经很完善,但都属于术法,就是用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

学《易经》该怎么取象

《易经》原始的卜筮方法,是一种沟通人天的方法,是向天问卦,再由天垂象以成卦,借此来获得智慧上的启示,并不是全凭个人的智慧,去推究古今。

而从汉代以来,所发展起来的占卜术,都已经很完善,但都属于术法,就是用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以人心的智力,来逆推时运事宜的吉凶否臧。

这两者在意义上,是完全不一样。

一个是顺天应命,代天言教,即《系传》所说“圣人以神道设教”,走的是指点迷津,行教化的路;

另一个是全凭人智,以逆数来推算,没有人天交感之说,走的是术数的路,可操作性比较强。

所谓“天垂象”,这个象指的就是易象,是《易经》的主体部分,那什么才是易象呢?

《系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说白了,凡耳目所能及,肉眼所能见到的,都叫作象。

春秋先秦时,所留下来的易象比较精简,后经历代易学家的增益,易象的数量和种类,变得愈发的驳杂冗繁,让学易的人就如同走入迷阵一样,始终难得其要,甚是头痛啊!

就说有人想学《易经》,但在断卦的时候,往往都是弄不清楚这个卦象,它所指的到底是什么,该如何来确定它的卦象?

例如《兑》为少女,也可以是泽,也可以是其它类似的都行,凭什么就断定是少女?

再者,为什么《乾》就是老人,它也可以是天,也可以是父亲啊?

像这些,在判断的时候,是全凭个人的臆想猜测呢?还是完全靠一时的感觉来断定呢?

这其中,可是有理论上的依据?

其实这个理论依据就放在《系辞》里,只要我们用心把它读透了,并在日常的实务当中多占、多品味,慢慢就会通达了。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系传》】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系传》】

依据就在这里,卦爻只有三百八十六爻(加上用九用六),再加上六十四个卦本身,最多也才有四百五十种变化而已,但世事上的万相,又何止有亿万种啊?

故“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像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把多得无法计量的现象,用精简的归纳法,统归为八种,也就是八卦,这才有利于我们用来分辨思维和感悟理解。

古人所传下来的卦象那么多,可谓繁杂至极,在取象上如何才能拿捏得准,就要根据当下所问之事来取象了。

《系传》上所谓“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以及“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者也”,讲的便是这一个窍门。

比如得卦为《地水师》,但所问之事为怀孕可否,这时的取象,就要择取其与孕象相似的,这叫作“像其物宜”。

再通过综合思维,我们就可以得到“坤为母,为腹,坎为心,为血,可以类推为血脉,确实是怀胎受孕之象”这个结论了,这就叫作“拟诸其形容”。

以上这些道理,全都写在《系传》里,《系传》两篇,全是心要,唯道无密,悟者自得。

“得象忘理”和“得理忘象”地争辩

我们可以进一步举例来说明这些道理,比如有人给自己卜了一卦,主要是暗恋一个女孩半年了,就是想看看俩人究竟有没有可能,结果得到一个卦象是《大过卦》,只有一个变爻是初六。

像这个卦,在《易经》体系里面,就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就叫作:《大过》之《夬》。

《大过》卦,在形象上,中间有四个阳爻,就好像一根粗壮的大梁一样,如果用这个象来代表人心的话,那将是何等的雄心勃勃、踌躇满志啊!

至于“初、上”这两个是阴爻,阴为柔弱,也为腐朽,就可以把它看作是两面残朽无力、难以支撑的墙垣,因此通过这个爻象,就可以把它断定为“有心无力”。

初六爻,是指祭祀神灵的象,众所周知,神灵只能是给人们用来崇拜的,看不见,也触摸不到,因此断意为:“虽用情赤诚,但只能仰慕,可惜有缘无份”。

“藉用白茅”,其中要意说的是:“只要将供品直接放下即可,现在又给它垫上了白茅,难免给人一种何必多此一举之意。”

虽说多此一举,正好说明其用心之诚谨。

试问哪个少男不相思,哪个少女不怀春?

既然已经知道有缘无份,何不给自己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也不愧为人生一大美事,故“无咎”。

变卦为《夬》卦,有决断和决离之象,“壮于前趾”,心痴痴的,总有一种按捺不住,想要去追求的冲动,“往不胜”,可惜最终是追不到的,只会枉费心力。

另外,变爻在《巽》卦之下,有优柔寡断、畏缩不前之象,而变卦又为《夬》,乃是提醒卦主的性格要果敢些,凡事要知进懂退,敢立敢破。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卦爻辞,不仅仅是在讲理,它本身就是一种象,根据求卦者所问之事,来拟诸其形容,自然能断天下万事。

这是个窍门,也是秘密,但在《系辞》里都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又何密之有呢?

学易二十多上,而从事占卜实践也有三年,应验者,都说好像亲眼所见到一样,就是因为能做到了得象忘理,卦爻辞虽是文字,但在我眼里却只是一个象而已,所以就不会受到文字的理意所局限了。

像例子所提到的这个《大过卦》,中间那四阳是大梁,上初二爻过于阴柔,看起来就像大梁太重,四墙无力一样,这就很容易被压垮,所以谋事自然是有心无力。

关于这点,《大过》的大象,上泽下木,又叫泽灭木,以及上六爻也含有灭顶之灾的意思,一样可以互为参证。

《周易·系辞》上面提到一点:“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如果在断卦的时候,我们把所有学到的卦理都用上,一味地往里面堆积的话,那么这个卦就不用断了,所以断卦,择象择理,其中的取舍,本来就是一个难点。

卦无常例,这次这样解,下次就未必是这个样子了,所谓“周流六虚,变动不拘”,便是这个道理,这也是一个难点。

《系辞》“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不可远,为道也屡迁。】

世间的事物,时过境迁,但《易》这本书,在应用的时候,不可脱离使用者当前的现实生活,所以在操作的时候,自然也就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在变化。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更不可以认为每一个易卦,都是有其固定的解法和定理可以遵循的,只有根据当时实际的情境才能确定。

就说《大过》卦,所提到“栋桡”和“栋隆”两种情形,都属于大过,但都有区别。

因为墙垣过于朽弱,如果是栋桡的话,这所房子要建是可以建起来的,也就是有恋爱的机会,但不会长久,因为栋梁和墙垣,都太脆弱了,很快就会塌了。

如果是栋隆,那初上二爻柔弱无力,完全支撑不起来的,所以是有心无力,房子即便建起来,在升梁的那一天就可能垮了,所以只要开始去追求,两人的关系也就注定走完了。

你想,世间属于“大过”的情形,何止百千万种啊,但《易经》只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几种,后人根据卦象和爻象之间的关系,又添加了一些,只是除了这一些之外,其它属于大过的情形,又该怎么去理解呢?

所以,在《易经》里,和古人所留下来的那些易象,都只是案例,只能提供我们参考研究的时候用,跟医生研究医案是同一个道理。

我们所要掌握的是入其内,后出其外,从而通达其它万象,以一爻含万象,才能用来定断万事,这叫作“得理忘象”。

本来“得象忘理”和“得理忘象”,都是断卦的心法,不足以为外人讲的,但研究易经的人,总是拿它们来争辩不休,奇了怪去了。

“一爻应万象”才是正理

假如每一个卦,每一个爻,都有固定的理和象,那只要有人把他们全都详细地写出来,然后我们在断卦的时候,就像去查字典一样来查询,这该多方便啊?

只是这样,你们说可能吗?

像日本的高岛,他把他的一些卦例写了出来,但同卦不同解,都很正常,算卦和研究学理本来就是两回事。

学《高岛易断》,要把它当作个案来研究,领悟心要,如果仅是把它当作卦书,占一卦,查一卦,肯定不准,因为每人所占问的事项不同,当下的时位也已经不同了,早就不是一回事了。

记得我有一次,两个人占到同一个卦,同一个变爻,是家人替他们占得的,本人我没见过,都是《鼎》卦,变爻忘了。

我断出一个身体瘦弱,食欲不振,而断另一个却是体型肥胖,肉食吃太多,同样两人都影响到了自身的健康,结果一问,都准,我也觉得神奇,我也说不起原因来。

凡事都有一个理路,理不辨无以明,想要更好地解开这个疑惑,就要先来弄明白这个解卦和断卦的道理,才好更进一步来详述。

断卦,本来就是变化无穷,玄之又玄的,所以我的占卜术,外人很难理解的。

古人所说感而遂通,也是真有其事,普通人都能做得到,只是做不到的,才认为这是玄幻。

要是了解了以上这些道理,就会明白,为什么《易经》如何来预测未来。

大家也可以细想一个问题,像《大过》卦的初六爻:“藉用白茅,无咎。”

爻辞就只有这六个字,不会变的,但求卦的人所要占问的事情,却都是不一样的,包括其它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占到这一爻。

世间有那么多事物,而爻只有这一个,这不就是以一爻应万象了吗?

哪该怎么办呢?

《易》无定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历代注《易》的书,多如牛毛,为什么两千年了,始终找不到一个统一的解释。

但因为不明白这些道理,这家就说那一家是错解的,那一家又说这一家是解错了,难不成历经千年,就没有一个智慧能人出现吗?

有人说,有啊,那就是孔子啊,但道家,包括现在很多专家,同样也有很多人不完全认可孔子的啊。

易有《谦》卦,大象曰“山在地中”,乃指高山纵有万屻,却能深蕴于大地之中,丝毫无险峻之象。寓意学人,才德虽然卓越超群,意境反而平淡无奇。

一个读书人,尤其修习传统文化的学者,一旦养成了脾睨古今、舍我其谁的气概,峰岩早已显露,自然一览众山小,再也无法从别人那里学到新的智慧见解。

此时,即使言行极尽谦卑,又何尝不是慢心自傲的另一种呈现呢?

据说,在华夏大地,自有始以来,直至永穷,前后只出现过三位圣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以及一位称号为“我”的神人,除此之外,再无他圣了!

毎每思及于此,顿时“惊汗落如雨,神魂几飞越。”

更是百思不得其解啊!真是奇哉!怪哉!

相关资讯

《易经》中的八卦

八卦,生自太极、两仪、四象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从四象中分离出来,以便于应用,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时对事物的归类。八卦,见于《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何为易经中的八卦

八卦中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对应天、地、水、火、雷、风、山、泽这八种自然现象。 天的解释:天有三个特征,第一,天是覆盖的,从地的这头盖到那头;第二,天是多层的,不是一层一层的,所以划三条线,第三,天是不中断的。不会说,这是你家的天,

《易经》:占卜真的是迷信吗?

《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卜周易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中,曹操听说术士管辂精通周易后,于是将他召来算卦,结果管辂真的成功预言了刘备、夏侯渊、鲁肃等人未来的命运。同样在《 西游记 》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袁守诚不仅精

《易经》占卜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讲的太棒了!

《易经》的占卜功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神神秘秘、隐隐约约,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个人说他会占卜,那么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觉得这个人很神秘。作为至圣仙师的孔子,因为喜欢《易经》而韦编三绝,但他却忠告世人:不占而已矣。既然占卜是《易经》的功能之一,

《易经》最古老的占卜原则:一定要这样问卦才灵验!

占卜,是一种通过某些征兆来推断未来吉凶祸福的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而且是一种普世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从原始社会直至今天,都能发现占卜的存在。我国古代经典《易经》,就是一本“卜筮”之书。卜用龟甲,筮用蓍草。后世又产生了用铜钱、竹签、棋子、纸

《易经》:与其风水养人,不如人养风水

很多人认为《易经》讲风水,很神秘,可以左右人的命运。其实,《易经》讲天地之道,更讲人道,教会人们如何按照规律做事,如何趋吉避凶。真正懂了风水的内涵,才明白与其风水养人,不如人养风水。01变易:天地无常,人生无咎《易传》:“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易经:行善积德与风水环境

人行万里德为先,一个人心地善良到哪里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为什么这么说,一个人心中总是怀有善念好的念头,气质与说话等方面自然会随之而改变,也就是说一个人总是以良言善念对别人,岂有不好之理。风水环境与人也是息息相关的,好的风水环境肯定会对人有

易经风水的正能量

针对所有对易经风水感兴趣或者说你正在从事易经风水这个行业或者说你学过易经风水相关课程,我还是想表达一个自己的观点,在平常很多的时候,只要客户吧画好的户型图给我,我就能把整个流程断下来,我也不是说我很厉害,别人就很差。只是希望传递更多的我们从

易经谭学:六十四卦新解

易经六十四卦实际为六十四分法,并通过六个爻表示。六十四卦中每一卦中有六个爻,每个爻所占比重或数值是不同的。这一观点与国内流行的易理分析是有重大不同的,流行观点中的六个爻没有比重之区分。六个爻排列,按从下往上数序:第一爻:比重占33/64,第

算命其实不难,只要你掌握八字这几个技巧

有人问起研究八字困难否?小编认为:“不难,不难!”何也!只要把握原则,按部就班,则三月可小成,一年半载可大成,再加上数年之临床磨练,则可成为一成功之命理师矣!至于如何按部就班呢?先由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干支会合,刑冲克害,五行用事四时休旺,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妈妈知道索尼电视评测网散文精选网南宁交友相亲网天津旅游网韶关新闻资讯网今日忻州南宁AI智能引流系统国际象棋培训网釜山旅行网特斯拉美股行情宏碁电脑评测网保洁服务网蔚来汽车股票小说阅读网天天基金行情网
高姓兔宝宝取名网-2023年高姓女孩起名大全、康熙字典取名字库、名扬天下国学取名、姓高取名洋气、秦华国学起名网、在线取名字大全免费查询、国学经典取名、康熙字典取名专用、高姓楚辞取名、高姓取名字大全集、高姓虎宝宝男孩起名、国学馆取名、易经国学起名网、国学起名改名网、高氏起名名字大全免费网站。
高姓兔宝宝取名网 lengzhao.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