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3 14:57:37 | 浏览:1397
大家好!欢迎来到周玄的国学小课堂。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太极和八卦,这一讲我们来学习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在讲这一讲之前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一讲的卦序歌。因为八卦符号需要熟练掌握。熟记卦序歌是最好的方法。好,下面开始,大家也可以跟我一起读。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很好。还有呢我要纠正一下上一讲视频里八卦推演中的图有一个错误,就是这一张,右上角的艮卦最下面的是断的,这里我已经改过来了,请大家注意一下。
下面我们开始讲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都是以天、地、风、雷、水、火、山、泽为基本组成单位,只不过它们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 后天八卦改变了先天八卦中的排列顺序,是为了更好地阐述相关原理。
1.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由伏羲氏所创,所以也被称为“伏羲八卦”,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其辩证思想是矛盾对立统一。先天八卦的演变过程:首先是太极,其次是两仪,接着是四象,最后是八卦,它们是宇宙形成的过程。先天八卦的卦位属性都是相对的,两两相对为一组,分别位于卦位相对的两端,
先天八卦讲对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风雷,山泽水火八类物象分为四组,以说明它的阴阳对峙关系。《易经·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天地定位:乾南坤北,天居上,地居下,南北对峙,上下相对。我们不管走到哪里,抬头看是天,低头看是地。从两卦爻象来看,乾是三阳爻组成,为纯阳之卦;坤是三阴爻组成,为纯阴之卦,两卦完全相反。
山泽通气: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从两卦爻象来看,艮是一阳爻在上,二阴爻在下;兑是一阴爻在上,二阳爻在下,两卦成对侍之体。
举一个例子:古时候行军打仗扎营时最重要的是找水,那么如果看不到地面上的水怎么办呢?古人有办法,先挖一个很深的大坑,大概有一米多深。然后把艾草放在里面烧,然后派士兵到方圆几百米的地里去看,只要看到哪里冒出烟气,从这个位置打下井,就一定会出水。这就是山泽通气的道理。
雷风相搏:就是说打雷的时候就一定会有风。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居西南,从两卦爻象来看,震是二阴爻在上,一阳爻在下;巽是二阳爻在上,一阴爻在下,八卦成反对之象。
水火不相射:很多学者把它解释成“水火不容”,这个不能算错,但不够确切。大家要注意,这个“不”字,在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帛书《周易》里是没有这个“不”字的,叫水火相射。这个“不”疑为“衍文”,是连接上下文的,没有意义。所以很可能应该为“水火相射”。这个射应该读成yi,射者,厌也。也就是讨厌的意思,排斥的意思。离为日居东,坎为月居西,大家可以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而月亮是从西边上升,东边落下。相互之间是对立的,这才是相射的意思。从八卦爻象来看,离是上下为阳爻,中间为阴爻;坎是上下为阴爻,中间为阳爻,两卦亦成对作峙之体。
《说卦传》对这样排序的道理加以说明:“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意思是说,八卦的排序是相互交错的,知道过去的事情就会顺应发展规律,知道将来的事情就会改变发展规律,因此《易经》的本质在于洞悉发展规律,然后加以改变,以趋吉避凶。
2.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就是文王八卦,反映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真实状况,如果先天八卦是表明宇宙形成的大现象,后天八卦就是表明人在宇宙形成的如何顺应自然万物的变化。
后天八卦的卦象排列次序见于《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后天图是从四时的推移,万物的生长收藏得出的规律。
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帝出乎震”的原型,便是春分时节斗柄指向东方。“帝”的原型及标志便是北辰中的帝星。斗柄指东时,植物萌发出生;指东南时,植物新鲜整齐;指南时,植物生长茂盛相互接触;指西南时,植物得到养料继续成长;指西时,植物成熟,呈现出一幅喜悦之景;指西北时,植物趋向衰残,处于生死搏斗之际;指北时,植物萎缩枯竭,犹如疲劳之至;指东北时,植物旧生命终结,走完一个阶段而新生命又在孕育之中。自震萌发,历经巽,离、坤、兑、乾、坎几个阶段,最后于艮终结。
另一种解释意思是说:太阳在东方升起,震为东,为春,一年之始,一日之始(帝出乎震)。不久就表现了它影响万物的能力,万物滋长,巽为东南,春夏之间,上午(齐乎巽),至正中则光辉而治。离为南,日正当中,为夏,万物都在充分发育 (相见乎离)。日偏西时,或夏末秋初,自然界蓬勃之象已收,坤为地(致役乎坤)。日落时,在一年之中是仲秋气象,这时兑势已是一阴来到,一切开始进入阴的境界(说言乎兑)。入夜,也是深秋之时,阳能的乾卦进入阴,阴阳就有交战的现象(战乎乾)。子夜,孟冬之时,万物所归,在极阴的境界中,一阳在其中矣,这是新的转机,坎中满(劳乎坎)。夜去冬尽,宇宙间一切开始暗中萌动了,新的阳能又起来了(成言乎艮)。
后天八卦,描述了地球及其物质世界的组合规律、生化合成反应所遵循的法则,并阐述了宇宙天体运转对人类的作用规律。它的核心是讲究”流行”,以此形容周期循环,并用以表示阴阳依存与互为根本、五行相生相克以及阴阳八卦变化运动的规律。我们在应用时以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因此,后天八卦在实际应用会多一些。
3.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
“先天八卦”主要体现的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过程”,而“后天八卦”则反映了万事万物的“发展演变规律”。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过程”,最后确立了“天地定位”的“阴阳对应”法则,以“序数”的方式将这种自然存在的客观定律确定下来。而“后天八卦”所反映的万事万物“发展演变规律”,就是“五行生克制化”的运行规则。
根据先后天八卦所揭示的不同自然之理与客观内涵,后人确立了以下几条重要的自然之理与应用规则:
★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
★先天八卦讲“天道”,后天八卦论“人道”;
★先天八卦讲“对峙”,后天八卦讲“流行”;
★先天八卦主“静”,后天八卦主“动”;
★先天八卦“合十”,后天八卦“合九”;
★阳“顺”阴“逆”,八卦有顺逆阳阴之分;
★先天八卦主“时间”,后天八卦主“空间”;
★阴极阳生、阳极阴生,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4.举例:从后天八卦图看中国的地理变化
因五土居中,我们从中原开始。河南一带是黄土地,走到湖北地带就发现土壤开始变红了,走到广东地区时,土壤就是红色的了,再向南,到海南岛,南沙群岛一带,那里的土地都是红色的。因潮湿加之气候炎热,土壤中的铁离子都被氧化,变成氧化铁加氧化亚铁。其规律是越往南走土壤越红。
如果我们从河南向北走,走到内蒙草原一带,你拨开草丛就会发现,那边土质“黑”;北方坎卦为寒水,所以,越往北走越寒冷;
再从河南往我国东部走,华东平原,华中平原,华南平原,华北平原,都是一路平原地带,到处是绿油油的,郁郁葱葱,并且大的雷雨都在黄海一带。因为震为雷,东部一带经常会有龙卷风。这些符合我国的特点。
如果再向西走,西方为兑,兑为白,为沼泽,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走的就是西边。大家可以从地图中看到,西边高原坑坑洼洼,盆地非常多。我国的大江大河也是在西边形成而向东流。
再看东南,东南为巽卦,巽卦主风。我们国家每年大的台风登陆,都在东南福建、台湾、广东东部沿海一带。
其次看看西南,云南地区有许多地方是黄土,类似中原一带的土质特点。坤土重浊,所以云南、四川、广西一带的方言浊重。其次坤还主众,在西南,人口就必然众多。
下面我们看一下东北,艮卦为东北方,为山。东北主要以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山区为主。
最后看看西北,乾卦主西北,为玻璃、为玉,为结晶体,那地方有很多的结晶盐,甚至连铺路都用结晶盐。另一特点是昆仑山、祁连山一带出玉石,天山出金子,乾为金为玉,那里有许多天然金矿。
好,我们总结一下,这一讲主要讲了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还讲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是易经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
那我们这一讲就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将学习河图与洛书。由于春节就要到来,我将停更一星期左右。春节后过几天再更新视频。在这里先给各位朋友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易经》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偶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 这就形成八卦的图像。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
大家好!欢迎来到周玄的国学小课堂。上一讲我们介绍了太极和八卦,这一讲我们来学习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在讲这一讲之前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一讲的卦序歌。因为八卦符号需要熟练掌握。熟记卦序歌是最好的方法。好,下面开始,大家也可以跟我一起读。乾三连
我们常见的八卦图有两种,伏羲八卦的方位图又名“先天八卦”,文王八卦的方位图又名“后天八卦”。先天八卦先天八卦起始于我们黄帝,神农以前的老祖宗伏羲时代。但要注意的是,伏羲并非我们最老的祖宗,在伏羲之前有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慢慢才到伏羲。实则
《张易学风水全书基础章》 八卦总篇 先天八卦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前文我们从太极的最初点讲到的两仪的阴阳区分,由两仪而讲解四象,而知四象成天地四维之规矩,从而成时空的基础概念。由四象而生八卦,八卦的产生也奠定了中国古
周易·说卦传提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此是从一年四季的循环来解释后天八卦的定位。后世人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也可以附依于后天八卦为一体。先说节气。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
先有天,后有地,然后有万物。古圣先贤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天光下临,地德上载;在天为象,在地成形。观察天地万物,根据天星运转规律来选择风水之地,也就成了风水学中最基础的学问。说到天星的
为什么说八卦最早的文明记载?八卦是中华民族在没有文字以前,最早的文明记载。学习易经,首先是要搞懂八卦图。伏羲氏用简单的一画开天,来告诉我们,太极代表了宇宙万象的运行规律。伏羲氏希望我们把自然的规律,应用到人类社会上面来,易经是通过宇宙万象来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相信这一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很多人都迷于八卦,毕竟什么修炼、长生不老都是和八卦有关,不过这样的说法肯定是夸张了,传统文化的八卦决不是迷信!首先大家一定要了解一下八卦是哪八卦?分别是乾、坤、艮、兑、震、巽、坎
八卦是研究象的,天有万象,物有万象,八卦类比万物之象。外应预测法就是按照八卦来进行预测的。不懂象,就无法用外应进行预测。卦象是抽象的信息符号。凡形于外者皆叫做象,象者相似也。世上万物庞杂纷繁圣人将它们分类,都可分别归类于一个卦,用八卦拟象万
年轻的时候,非常痴迷算命一类的书籍,在那个自己吃饭都比较困难的年代,却花了很多钱购买算命的书籍,面相手相、生辰八字、易经八卦,买了一堆,时称半仙。时隔多年,当时都买了什么书不记得了。只记得的大学毕业的时候,扔了一大堆算命的书籍。如今,命是不
传说伏羲一划开天,从宇宙万物里面归纳出八种元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八种元素。第一是天,抬头看天。第二是地,低头看地。天地是人的根本,离不开的。天地之后马上想到两样东西,水和火。天地水火四个最根本的元素。天地水火就满足了吗,天气热了扇扇子,
《易经》的由来上古时期,伏羲仰观天象,俯视地理,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凭借“天垂象”,画出了八卦。伏羲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太极包含着阴阳两种力量,就是两仪。实线为阳,虚线为阴。阴阳的互动,又产生了四象。四象中,两条实线为老阳,两条虚线
今本《周易》,托名周文王的《易经》和托名孔子的《易传》合为一书。易学专家大师们,普遍把《易传》当作《易经》念,什么“一阴一阳之谓道”,什么“乾为天、坤为地”,什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这些《易传》之辞,当
八卦,生自太极、两仪、四象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从四象中分离出来,以便于应用,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时对事物的归类。八卦,见于《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我们常说“拿了一件东西”,这个“东西”是指的有形之物,东方属木,西方属金。没有说拿“南北”的。南属火,北属水。水、火没有具体的形态。有人会说火烫手不能拿,水能拿。那你不用容器拿一个水来。水是遇方则方,遇圆则圆,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才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