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不忘初心:允执厥中。身为华夏儿女,你能说出华夏文明的人文先始是谁?答案是:伏羲。地球诞生40几亿年以来,沧海桑田沉浮,已历经好几轮文明的生灭。我们这一分支是华夏文明(龙的传人),从伏羲开始。作为群经之首,代表华夏文明源头的《易经》,是伏...
身为华夏儿女,你能说出华夏文明的人文先始是谁?
答案是:伏羲。
地球诞生40几亿年以来,沧海桑田沉浮,已历经好几轮文明的生灭。我们这一分支是华夏文明(龙的传人),从伏羲开始。
作为群经之首,代表华夏文明源头的《易经》,是伏羲发明创造的。
《易经》贵中正。
传承到饶、舜、禹时期,文明核心精炼成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火种。
一栋大楼,出现倾斜,楼体歪了,我们称之为“危楼”。
“人心惟危”,并不是说人心叵测、危险,而是说人心出现偏倚,不在中正的位置,所以做不到:客观、公正,无分别心,不带偏见地看待万事万物。
当一个人,不带任何偏见,去行为处事,那就是做到了中正,此为“中庸之道”的正解。
中庸,不是贬义的平庸无能,而是一种渐入佳境——阴阳和谐的平衡之道。
《易经》规律:阴阳和气得生发,阴阳相冲有损益。
老子《道德经》中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和,即是阴阳冲和,中正平衡之状态。
所以,当天时、地利、人和,皆集于一身时,宇宙之势在必行,做事自然可成。
道家文化,经常提到:守一。
中正之道,是本;(理念)
守一不二,是体。(做法)
为什么会有不二法门?
因为守一,就是不二。
在《易经》太极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守一,就是守住太一,如如不动。
二,就是分别,一分为二,有阴和阳。
道家说“顺为凡,逆为仙”。
太极的两股势力,阴和阳的相生相克,体现为:顺和逆。
顺时针,为增加,多多益善,繁华茂盛;
逆时针,为消减,损之又损,以至无为。
所以说,
入世的法则,是增加的法则,如《易经》之乾卦,以进为进,自强不息;
出世的法则,是断舍离之法,如《易经》之坤卦,以退为进,厚德载物。
世间人的矛盾,是入世和出世,不能两全;世俗和修行,有冲突矛盾;固有“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诗句。
事实上,《易经》是阴阳一体,乾坤相合。入世和出世,是可以和谐统一的。
一个人,既可以入世,成家立业,追逐梦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又可以持出世之心,享受人间物质和繁华,却不为其所牵绊。
凡人的心态,赚了1个亿,他就认为,这笔财是属于他的。当失去的时候,他会痛心疾首,抑郁而终。这是为物所累。
而入世和出世兼修的人,则不一样。
他会全力以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具备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赚到1个亿,他不会嫌多,失去1个亿,他也不会痛心疾首。
钱财乃身外之物,恩怨皆过往云烟,拿得起,放得下。此为有修行功力之人,具备坤卦的厚德载物。
一个人身上,阴和阳,和谐平衡,则身心平衡,延年益寿;
一个人做事,乾和坤,相得益彰,则进退有度,允执厥中。
乾坤合一,得其平衡者,为大成。
以上为《易说瑾言》第1篇,共120篇,系作者的收山之作。读完感到受益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点赞、转发、评论。
作者主页专栏,有解读《易经》、《道德经》、《庄子》的国学文章,欢迎订阅。
专栏
自学易经:无师自通之“易”法
作者:易瑾还
¥99
1,699人已购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