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1:20:09 | 浏览:3340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小孩到三岁左右,就基本能看出其青少年时期是什么样子;而到七岁时,则基本能看出他一生是什么样子。
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
我用《易经》规律,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一个人的认知,是他命运的先兆。
《易经》的规律,物极必反,周而复始。
那么,一个周期,有多长?
《易经》中没有明确说明。但是通过河图、洛书的规则,以及“七日来复”的说法,我们可以推理出来。
这个周期,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而是用“成数”来衡量。
河图,十,代表一个完整的周期。
比方说,你做一件事,做成功的话,就是十全十美。
如果事情还没做成,别人问你,进度如何?
你可能会回答:远着呢,才做完三成。
通过这个通俗说法,你就能理解,《易经》的周期,不是以时间为标准的,而是以“成数”为标准。
三是变数。你刚做了三成,事情最终能不能成,还说不定呢,有变数。
如果你完成了70%,那么事情就基本定了,后面只是顺水推舟的事。所以,七是成数。
上文说到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刚出生的孩子,心智头脑,基本是一张白纸。这个孩子,在一天一天中,逐渐形成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看法,其主导者,是父母(抚养者)的每日言传身教,是家庭的影响。
所以到三岁时,孩子对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有自己的意愿。
但是三,是一个变数。孩子的认知,还在不断改变。
一直到七岁,孩子的认知,基本稳定、巩固。认知一旦形成,就很难转变。这就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会追随其一辈子的原因。
大多数成年人,都受小时候的认知影响。只是他/她们自己,并没意识到。
通过2个真实的例子,你们就能理解。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她学习成绩很好,穿衣打扮,有自己的品味。在大家的心目中,她是一个时尚达人。
然而,人到中年时,有一次深入聊天,才发现她身上有一个很大的命运枷锁(诅咒)。
她回忆说:“小时候,有一天早上,妈妈帮她梳头。妈妈一边梳,一边叹气,唉!你怎么长那么丑呀!”
妈妈随口说的一句话,深深地铭刻在她年幼的头脑,往后三十多年,她都活在自卑中。她认为自己很丑,始终不自信。打扮,只是掩饰内心的自卑。
我对她说,你被你妈妈随口说的一句话,耽搁了半辈子。现在,是时候,挣脱这个枷锁(诅咒)了。你很优秀,你应该真正自信起来。
命运可以改变,但是很难。难就难在,人在小时候形成的认知,太根深蒂固了,非常难扭转过来。
只有通过漫长时间的自律,不断地自我暗示,不断地自我修正,不断地突破和更新自己的认知,一个人才能主导自己的命运。
另一个案例,也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
她又漂亮,又会赚钱,可惜有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形成的枷锁,导致她不自信,养成讨好型人格。这让她在感情中,吃了很多苦头。
小时候,父母离异,而且父母离异以后,互相仇视,争吵不断,而她作为唯一的孩子,夹在其中,两边都受气。
于是,就导致她的认知中,逐渐形成一种负面的、冲突的、完全没有安全感的缺失型人格。这就是她命运的枷锁。
除非她自己学会疗愈,释放过去的负能量,不要把父母的错误,承担到自己身上;推翻旧的认知,建立和稳固一种全新的认知和思想。
否则,这辈子,她都会被命运的枷锁,紧紧锁住,终其一生不得解。验证七岁看老的说法。
尽管我多次开导她,给她指明方向,从实践来看,她兜兜转转,很难转变。
这是正常的。一个人几十年形成的认知,想要几个月,几年,就破解,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我作为过来人,自己亲身实践的经验是:要持续至少7年时间,才能真正地打破一个旧的人格枷锁,得到重生。
人有两次生命:第一次生命是出生,父母给你的生命,家庭环境灌输给你的认知;第二次生命,是意识的觉醒,或者说开悟。
你开悟以后,父母给你的那个生命,是一个旧的人格;新的意识,会替代旧的人格,不再受原生家庭的束缚。从此,你的人生,你来主导。
专栏
自学易经:无师自通之“易”法
作者:易瑾还
¥99
1,348人已购
查看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小孩到三岁左右,就基本能看出其青少年时期是什么样子;而到七岁时,则基本能看出他一生是什么样子。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我用《易经》规律,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一个人的认知,是他命运的先兆。1、三是变数,七是成数。《易经
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命二运三风水,这句话究竟怎么理解呢?从易经的角度看,其实就是决定人生吉凶的几个因素,把握好了这几个因素,也就有了把握命运的智慧和能力,掌握改变命运的密码。 我们把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和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改变的称为“命”。
遍数中国历史,位置最尊崇的典籍,那一定非《易经》莫属。这部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经书,从其影响的深广度来讲, 被誉为“六经之首”,实至名归。而它所蕴含的智慧,所带来的人生启示,也让我们后世子孙受益无穷。只要能读懂其中5条定律,便能领
《易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经典著作,它广大精微,包含宇宙万象的一切道理,被称为“大道之源” “群经之始”。这样一部对于中国人最为重要的典籍,将人的修养修行及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应对策略讲到了极致。今天,我们汇总了曾仕强教授关于易经智慧的5
大家好,我是曾仕强学堂编辑部心易。我们将陆续整理曾教授不同书中的语录箴言。如果您时间充裕,可以边参考边读书;如果您时间不充裕,那么就抓住重点,好好体悟这些语录箴言。如果您特别有心,那就收藏吧,相信这是一笔巨大的智慧财富,在不同时期会给您不同
简单说易经就是描述自然界、社会总体事物,发展运行转变的规律。核心思想是:元(事物起始阶段,类似于春天,称为木)亨(事物成长阶段,类似于夏天,称为火)利(事物结束阶段,类似于秋天,称为金)貞(事物的潜藏阶段,类似于冬天,称为水)掌握易经知识,
|全文共2300字,深度阅读需5分钟,受益终生|《易经》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被誉为“群经之始,大道之源”。《易经》推天道以明人事,讲究阴阳互应,刚柔相济,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曾仕强教授集毕生精力潜心研易,
一、江户时代关于《易经》的注释书《易经》在儒家的经典中,因其有着能支持儒家形而上学的内容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义。理所当然的,江戶时代的儒者们亦熟读《易经》。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整个江戶时代的《易经》注释书,却并不多见。当然,江戶时代的朱子学者们
古筝-高山流水.mp35:28来自古韵国学1、易经:易经共有三种: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只有《周易》传世。故今天所说《易经》即指《周易》。2、易:本义为日月为易,阴阳交替。易在易经中有
易经与周易《易经》是中国极其古老的经典,相传始于盘古开天辟地后的第一代君主天皇氏。包括《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部分。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所以,《周易》与《易经》间属于从属关系,但由于另外两部已经失传,故现在通常所说
太极宇宙原始而混沌的状态太极,是原始,也是无穷,是宇宙原始而混沌的状态。大家知道,原始的数是一,《说文解字》中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可见太极既为初为一,可化成万物,又可至于无穷。太极原是天地、乾坤、刚柔、阴阳、理
《易经》在先秦时原本称之为《易》。例如《庄子·天运篇》有:“孔子治名《诗》、《书以、《易》、《礼)《乐》《春秋》六经。”《荀子·大略篇》有:“《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又有:“《易》日:复自道,何其咎。”
太极 河图 洛书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 八卦卦象记忆 八卦简要 五行生克 五行配人体 五行配中国地域 地支配生肖 地支关系 地支时间表 干支人体对应 干支关系总表 五行旺弱分析 长生十二诀 六十四卦简表 六十四天地方圆图太极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
9月17日,八亿时空和讯SGI指数最新评分解读,相比一季度评分有所提升,获得78分。八亿时空加大研发力度毛利率却持续下滑八亿时空2021年半年报显示,期内营业收入423,456,28059元,同比增加4928%;
1954年,一位名叫Hugh Everett III的年轻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候选人提出了一个激进的想法:正如我们的宇宙那样,也许还存在着其他的平行宇宙,这些宇宙与我们息息相关。事实上,它们是从我们的宇宙中分支出来的,而我们的宇宙则又从其他的宇。